3D打印金属粉末项目量产突破,航空航天领域订单占比超50%

随着科技的发展,3D打印技术正逐渐成为制造业的新宠。在我国,3D打印金属粉末项目已经实现了量产,并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,订单占比超过50%。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3D打印技术的重大突破,也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3D打印,又称增材制造,是一种以数字模型为基础,通过逐层堆积材料的方式制造实体物体的技术。相较于传统制造方式,3D打印具有设计灵活、生产周期短、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。近年来,随着我国在3D打印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布局,3D打印金属粉末项目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
据悉,我国3D打印金属粉末项目主要采用激光熔覆技术,该技术是将金属粉末通过激光束熔化,然后逐层堆积形成所需形状的金属零件。相较于传统的铸造、锻造等制造方法,3D打印金属粉末具有以下优势:
1. 设计灵活:3D打印可以制造出传统制造方式难以实现的复杂形状,满足个性化、定制化的需求。
2. 生产周期短:3D打印无需模具,可直接从数字模型生成实体,缩短了生产周期。
3. 材料利用率高:3D打印过程中,材料利用率可达到90%以上,降低了资源浪费。
4. 减少中间环节:3D打印可省去铸造、锻造等中间环节,降低了生产成本。
在航空航天领域,3D打印金属粉末项目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。例如,我国某航空公司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了飞机零部件,不仅提高了零部件的可靠性,还降低了维修成本。此外,3D打印技术在航空发动机、卫星等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果。
据统计,我国3D打印金属粉末项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订单占比已超过50%,成为该领域的主要供应商。这一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共同努力。近年来,我国政府高度重视3D打印产业发展,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产业升级。
同时,我国企业在3D打印金属粉末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。例如,某知名企业成功研发出适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,具有高强度、高韧性、耐高温等特点。该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,有望进一步提高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。
总之,我国3D打印金属粉末项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订单占比超过50%,标志着我国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。在未来的发展中,我国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,推动3D打印技术向更高水平迈进,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